- 郭旭亮;赵子豪;高汇锋;满卫东;
为保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并深入探究资源型城市的土地利用分布特征,研究以迁安市作为研究区域,基于2010-2020年三期武汉大学30 m土地利用数据以及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通过土地利用动态度指标、转移矩阵,分析迁安市2010-2020年土地利用的变化规律及变化速率。基于CA-Markov模型模拟得到的2020年迁安市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并预测2025年不同情景下的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在建设用地平稳扩张的情景下精度系数为0.921 5,建设用地快速扩张的情景下精度系数为0.921 0。结果显示:CA-Markov模型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预测的2025年的土地利用依旧以耕地为主,建设用地持续增长。
2025年03期 v.47;No.177 59-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3K] - 任旭;姚旭龙;崔一博;陶志刚;
岩石受载损伤演化及破坏是一个涵盖从微观到宏观多尺度的非线性复杂过程,该过程呈现出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耦合关系,其中微观因素与宏观行为密切相关。为研究粉砂岩破坏内部破裂机制,利用波速成像、CT扫描技术,对岩石内部结构进行三维重构,基于室内单轴压缩试验获取岩石力学参数,结合岩石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开展单轴压缩数值模拟。研究表明:(1)通过本文方法构建出岩石多尺度数值模型能够直观反映岩石内部区域化结构与孔隙结构空间关系及力学参数;(2)岩石多尺度损伤模型破裂形态与室内试验有较好相似性,同时力学曲线吻合情况较好,模型具备有效性。(3)岩石受载后不同区域化结构承载应力、损伤程度不同,损伤在不同区域化结构交界处交会形成损伤带,并贯通较弱区域化结构。
2025年03期 v.47;No.177 66-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1K] - 李嘉;齐艺裴;陈建;赵恒泽;刘佳昊;姜伯洋;
根据安全绿色矿井建设需求,为确定抑尘剂对不同工况的适配性,对7种常见环保抑尘剂开展理化性质研究。根据煤矿工况特点,从p H值、黏度、表面张力、接触角、抗风蚀性、抗蒸发性对抑尘剂进行优选,研究结果表明:煤尘量大的采煤机滚筒切割处适用成本低且润湿性强的润湿型抑尘剂;鉴于风速及设备维护问题,瓜尔胶基是液压支护和掘进机切割处降尘的最优选择;转载点装卸更适合黏度大稳定性高的纤维素基抑尘剂;受露天环境影响的堆场,成本低、易降解、润湿性好的凝聚型抑尘剂为最佳;抗风蚀性强的瓜尔胶基和耐高温的纤维素基抑尘剂更适合煤炭资源的输送过程。研究结果有效提升抑尘剂与煤矿工况的适配性,为建设环保高效湿式除尘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2025年03期 v.47;No.177 77-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3K] - 陈志华;郝祥光;刘佳迪;刘洋;
为解决模块建筑中部节点无安装操作空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可拆卸式锥头螺栓连接节点。当模块建筑中出现部分模块单元或柱子失效时,节点处会出现较大的拉力,为确保模块间节点有足够的抗拉承载力,对2个锥头螺栓抗拔试件开展静力拉伸试验,得到锥头螺栓受拉时的受力特性。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锥头螺栓抗拔模型,将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通过理论推导和参数化分析提出了锥头螺栓螺纹承载力验算指标:以环形齿总投影面积和锥头螺栓螺杆截面面积的比值为安全系数,推导了其计算公式,建议在进行锥头螺栓设计时应确保大于2.0,以避免发生螺纹承压屈服破坏,并给出了满足构造措施下锥头螺栓极限抗拉承载力计算公式,理论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最大误差仅为1.58%。
2025年03期 v.47;No.177 8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3K] - 张振迎;刘若妍;王玉莹;
管壳式换热器作为一种高效的储能换热设备,具有传热效率高、换热性能较好等优点。从内部结构优化、制备新型相变材料、多种方法相组合三方面综述了提升管壳式换热器性能的研究进展。分析表明,内部结构优化后能够使相变材料融化时间缩短12.8%~84.3%;对相变材料的优化能使材料的导热系数提高29%~73.43%,融化时间缩短9.47%~60%,此外,多种方法组合起来能够进一步强化换热性能,使相变材料融化时间缩短21%~93.34%。通过上述优化方法,有望实现换热器在不同领域中更加高效地运行,并且使其储能技术取得更大突破。
2025年03期 v.47;No.177 97-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2K]